2023-09-27 09:23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近日,佛山市正式印发《佛山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佛山要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25年为实现全市碳达峰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方案》,“十四五”期间,佛山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基本形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全社会能源资源利用率和碳排放效率持续提升。到2025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省下达的指标,为实现全市碳达峰打下坚实基础。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控制水平进一步优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水平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确保2030年年前实现碳达峰。
《方案》要求重点实施“碳达峰十三大行动”,包括产业绿色提质行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低碳行动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领域,《方案》要求,加快培育发展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5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2%以上。重点发展氢能产业,到2025年,培育氢能及燃料电池企业超过170家,到2030年,培育氢能及燃料电池企业超过200家。有序推进重点行业燃煤自备电厂和锅炉“煤改气”,科学推进“煤改电”工程。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重点推进佛山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提质改造项目、南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提标扩能工程(二期)及配套炉渣综合利用项目、佛山市三水绿色环保项目等生物质垃圾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鼓励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村委会、工商业建筑加快建设光伏发电设施。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推动工业用能低碳转型,推动重点用能行业有序碳达峰,到2025年,陶瓷行业达到国家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达到30%以上。
到2030年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
在城乡生活低碳行动中,《方案》提出,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倡导公交导向型(TOD)开发模式。科学控制建筑密度、高度,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减少城市能源消耗。推进海绵城市等“韧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园林城市、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按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配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到2030年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拥有绿道长度达到1公里/万人以上。强化屋顶和立面绿化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45%以上。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含绿色电力)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到2030年,推动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比例达到30%,建筑用电占建筑能耗比例超过85%。2030年年前,新建居住建筑本体达到75%节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体达到78%节能要求。
在交通领域,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电动乘用车销售量力争达到乘用车新车销售量的30%以上,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10%,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到2025年,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全覆盖。到2030年,民用运输机场场内车辆装备等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或氢能替代。积极引导公众选择绿色低碳交通方式,重点通过城市轨道建设成网、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功能和布局、保障公交专用道成网、优化调整出行结构,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引导车辆合理使用,推动个体机动交通向公共交通方式逐步转移。完善慢行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慢行交通路权,提高慢行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和便捷性,打造品质宜人的慢行空间。到2030年,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
《方案》还提出农业农村低碳行动,包括扩大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有序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广应用全生物降解农膜或标准地膜,推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回收奖励制度。实施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行动,大力推广应用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量达到464万吨。到2030年,9种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量达到506万吨。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不低于75%。到203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
(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