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00MB2C93184J/2025-00600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成文日期: 2025-04-08
名称: 优化服务 规范执法 加强普法——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4-0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优化服务 规范执法 加强普法——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发布日期:2025-04-08  浏览次数:-

2025-04-08 11:25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聚焦优化服务、规范执法,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同时加强普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服务,提升效能

  推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受理清单,一个审批平台,一套批复模板”环评审批标准化模式,实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免办、速办、严办”三级分类管理,提供“点对点”“一对一”的“全链条”指导帮扶服务,助力企业加快编制、报批环评文件,推动建设项目快速落地,2024年以来,完成广氮奥体片区九年制学校等项目审批46个。

  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同步融合办理新模式,联动办理、协同审批、一次办结,累计为6家单位同时发放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证,在原承诺办理期限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7个工作日。

  建立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评审“提前踏勘地块现场、提前审核项目材料、提前开展监测质量监督检查”的“三提前”模式,2024年以来,完成13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评审,实现地块评审工作平均办结时长18个工作日,比规定时限缩短40%,最大限度缩短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评审时间,加快土地开发再利用。

  率先出台全省首个《现代都市工业生态环境保护指引(试行)》,明确7项准入负面清单及生态环境准入要求,有序引导工业上楼、入园项目快速落地。

▲土壤污染地块现场勘察

  规范执法,精准监管

  纵深推进“综合查一次”清单式执法,通过跨部门、跨行业协同行动,力求问题一次性发现到位、一次性指导到位,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2024年以来,出动执法人员68人次,参加市、区级跨部门联合抽查5次,抽查企业17家次。

  编制印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指引,充分运用广东省量化监管平台和广州市移动执法系统,完善检查人员、检查对象库,落实执法工作全程留痕、依法查处、依法联动、信息公开、定期报告等要求,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统一化、制度化、规范化。2024年以来,检查企业279家次,发现问题40个。

  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要求,2024年以来,通过自动监控检查、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检查等线上方式对12家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33次。

  实行“监管执法”重指导、“轻微问题”促自纠、“知错不改”抓责改、“拒不改正”严处罚四步执法,坚决杜绝“一刀切”的执法方式,给予企业适度容错改正空间,让企业有机会主动发现并改正问题。2024年以来,办理免罚、少罚案件89宗,减免处罚金额757.6万。

▲危险废物台账填写指导

  普法宣传,护航发展

  线上,发布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5宗,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引导企业自觉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其中,《广州市天河区查处再生资源公司无许可证从事危险废物收集经营案》《广州市天河区查处机动车检测公司检测指标异常案》被省生态环境厅列为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并通报表扬。创新普法形式,以沙画方式呈现广州市首例大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异地替代修复案例,在2022-2023年广州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优秀普法项目。

  线下,推动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生态修复科普示范基地,总体规划面积约1400平方米,既有生态修复、固碳增汇效果,又具展览示范、警示教育作用。2024年11月,广州市首例扬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磋商成功,投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用7776元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实施异地替代修复。在六五环境日等生态环境主题节日期间,积极向市民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群众守法意识。结合日常巡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释法说理,引导企业规范管理、合法经营。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生态修复科普示范基地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